首页/ 新闻中心 / 科学技术普及 / 正文

科学传播方式的有益创新

来源:科普时报 发布时间:2024-01-05 10:49

走进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半决赛的赛场,我才知道,我的“评委同事”魏健生,是作为往届选手代表受邀担任本届大赛半决赛评委的。这位云南哈巴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高级工程师,获得了2021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,被授予“全国十佳科普使者”荣誉称号。他告诉我,此次参赛他最大的感受是,大赛从0到1,再从1到10,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,覆盖的行业和学科越来越广,正如大自然中物种越多样,生态系统越稳定。这是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通力合作、接续奋斗的成果。

我很赞赏魏工程师的评价。在半决赛后召开的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交流研讨会上,他又抛出几个金句,赢得了一片掌声:缺氧不缺精神,海拔高境界更高。他还给选手提出恳切建议:如果您是科研人员,可以尝试把您“深入”的研究成果“浅出”地介绍给大家;如果您是专业讲解员,可以尝试把“浅出”的科普内容展开“深入”的研究。

是啊,10年,科普讲解活动从博物馆内走向了社会,从专业人员拓展到社会各界人士,听众数量也从小群体变成了大群体。10年,“集大成”的全国科普讲解大赛,将科普之光聚成了烈焰,也奏响了中国科普的最强音。如果说,科普讲解是一门集科学知识、演说技巧和语言表达于一体的学问,那么,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则是科学传播方式的一种有益的创新。

今天,科学和技术的领域已然十分广泛:从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到交叉科学;从基础科学、应用科学到高新技术;从信息、知识、理论到方法、技艺;从最新成果、产品应用到发展态势;从人物、事件到史话、故事;从思想、观念到精神、态度……都是科普大可涉足的空间。同时,科学传播的方式、科普创作的表达形式,也愈加丰富多彩。这当中,通过语言讲解、课件配合、道具展示等方法将科学知识生动传播给大众的科普讲解活动,展现出了它特有的魅力。

前时参加军队科普讲解大赛的交流研讨活动,听到一个“小口深挖”的提法,我觉得很有意思:做科普讲解,要找到一个事物的切入点,只有将此点讲深、讲透,才能真正起到传播科学知识的效果。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或科普主题的内容“多而全”,未必合宜。其实,考虑到人们学习时间的碎片化、不确定性以及不连续性,不是知识越多越好、要点越全越好。如果每次的学习内容相对独立和短小,即每次聚焦一个科学主题,效果可能反而更好。

例如,在进行糖尿病的科普时,不再按照传统方式将该疾病的流行病学、病因、症状、诊断、治疗等进行系统讲解,而是将其分成若干系统的视频,每条视频选择大众感兴趣的热点内容,进行条理清晰、重点突出的阐述。“分散”的单元有如:《肥胖与糖尿病的爱恨情仇》《并发症,糖尿病人的生死之敌》《这样,才是糖尿病病人该做的》……这恰恰是科普讲解这种传播方式所擅长展现的。

科普讲解大赛用的是“讲解”二字,而不是人们通常所熟知的“演讲”,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。关键在于“解释”,即有“科”也有“普”,有“讲”也有“解”。具体内容的环节设置,贯穿的是发现、分析、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:1.切入点(热点话题、发酵事件)——解惑纠错——针对性地解决——结果。2.调查(实际调查)——体验(后果展示)——对比(具体对比和检测)——实验(现场展示、互动)。

获得本届大赛一等奖的李春鑫所讲《水下断崖——潜艇的幽灵猎手》,就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特点。开篇他先描述水下断崖是怎么回事,又怎样危害潜艇,随后再以中国372潜艇2014年的遇险实例,详解其在关键的3分钟内,如何完成“减”、“增”、“堵”,成功自救,创造了世界奇迹:“减”,是减轻潜艇重量,用高压空气吹出艇内用于下潜的压载水;“增”,是增加潜艇浮力,将艇身拉起,克服复杂水动力的影响,利用螺旋桨的推动力为潜艇提供澳门威尼斯人官网_澳门威尼斯赌场-【app*游戏】的浮力;“堵”,是当潜艇遭受深海压力破损进水时,迅速组织堵漏。

讲述科学,诠释万物。科普讲解大赛,堪称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科普盛宴。